职业意识缺失“许三多”也心理不平衡
徐明天
记得有一次凤凰卫视作节目,讨论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。有专家分析原因称,富士康的工人是制造苹果手机和电脑的,但他们的收入低,买不起苹果手机和电脑,因此心理不平衡,可能是跳楼的原因之一。
我就想,以此理由,银行的员工应该都跳楼了,特别是那些在窗口点钱的员工,他们每天数钱数到手软,都是数得人家的钱,心理不是更不平衡。
以后读到一个调查报告,说55.4%的知识分子自认“弱势”。与一些名利双收、风光无限的房产商、隐形贪官等相比,不少知识分子“喊弱”、“哭穷”,其实是由于对自身境遇不满,而这种不满是通过比较得出的。面对当前经济资本(财富)、政治资本(权力)的联姻以至转换,大学教授的文化资本(教育文凭)显然处于弱势。而“弱势心理”在那些基础、冷门学科的知识分子当中体现得尤其强烈。
那个调查又说,45.1%的干部觉得自己是“弱势群体”,心理不平衡。这让很多人不理解,心理不平衡,当官的“弱势”,谁还不“弱势”。
贪官杭州副市长许永迈被处死刑。此人被称“许三多”:票子多,房子多,女人多。但是从他的忏悔书中读到,他也心理不平衡。他写道:“我看到与我打交道 的老板,一个个都很富有,他们每年的利润有几千万元、上亿元,甚至更多。看着他们的财富迅速增长,我也存在着心态不平衡和红眼病,认为他们的能力也不比我 强多少,凭什么有那么多财富?看看他们赚钱也很容易,而自己工作那么辛苦,不仅要起早摸黑,还承担很大的责任风险,得到的工资又是那么少。我对经济上总不 满足于现状,心态不平衡,时常有一种攀比思想,与老板比,与高收入阶层比,越比差距越大,越比心态越不平衡”。
最近跟人聊起,说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犯罪,就源自心理不平衡。工资就那么多钱,如果是一个市长,批一个项目就是几千万、上亿,批给谁,谁都发财发达。帮着人家赚,心里当然不舒服,就得想点办法捞点回扣什么的。
有人说这是制度问题。但我不认为这是制度问题,是职业意识问题。不论是身居高官的许永迈还是银行的职员、或者富士康的员工,都应该知道,你的工作是一份职业,做什么职业就要有什么规范和有什么利益所得。而中国人,缺少的就是一种职业意识,而特权意识却非常强烈。特权就是利用自己的职业职务,超出规范去扩大自己的特殊利益。职业意识,就是让你知道你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,应该做到什么程度,哪些是你应该获得的回报。而特权则是考虑利用职业和职务,去捞更多的利益和好处。
职业观念缺失,特权意识膨胀,“许三多”也会心理不平衡。许三多心理最不平衡的是,贪官那么多,为什么偏偏抓到我?为什么领导不捞我?
评论